近30年来,广播电视得到了飞速发展,中国传媒大学从建校开始就植根在广电这片肥沃的土壤里,能真切地感受到行业的日新月异的变化,并伴随着行业一起成长。行业的发展给学校带来了旺盛的人才需求,而学校的人才输送也为行业的进步提供了不竭的动力。
在广播电视技术飞速发展的这30年中,学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:
拓展专业覆盖面,适时推出新专业。过去我们的专业设置基本是围绕传统的广电技术岗位来划分的,比如播控、微波、发送等;随着数字化、网络化的推进,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逐渐融合,我们推出了一批新的专业,如网络工程、数字媒体技术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信息安全、软件工程和光电科学与技术等,以全面适应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。
办学层次不断提高,高水平的广播电视技术需要高层次的专门人才。除了本科生之外,中国传媒大学从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,随着行业发展的需要,规模也在逐年扩大;2000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,并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。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4000人,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9000余人,博士、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;有继续教育在读生10000余人。
另外,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,广播电视技术系统设备升级换代和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,在人才培养过程中,高校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便日益凸显。只有通过高水平科研,解决一些学科前沿或者行业急需的技术难题,使教师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;把科研的成果适时固化到教学中,使学生真正了解学科前沿和掌握新的技术动向,具备思维创新能力。
BIRTV组委会和中国传媒大学建立了长久的良好合作关系,不仅直接资助学校的建设,并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习机会。对学生来说,BIRTV是一个很好的平台,能够切实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施展自己的才干, 也透过这个窗口了解到行业的发展和变迁。
数字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广电的发展提供了机遇,我们需要做的是提高自身的能力,顺应大众的需求,主动拥抱智能媒体时代。广电行业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。
转载请注明: